气候变化会对传染病的传播流行有哪些潜在影响?病原体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与气温变化有什么关系?2024年4月27日,由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创新协力新空间——沪港科技创新对话”系列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活动现场,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与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共同签署《关于合作开展气候变化与传染病联合研究的协议》。双方将就气候变化对于传染病的传播流行的潜在影响,病原体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气温的变化可能还会导致更多的抗生素耐药细菌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与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李成教授代表双方签署。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部长王伟明和香港大学校长张翔见证了签署仪式。
图为协议签署现场(主办方提供)
据悉,“2024浦江创新论坛:创新协力新空间——沪港科技创新对话”系列活动主要围绕沪港两地科技创新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对话交流,探讨如何加快构建沪港创新发展生态圈,促进两地在科学研究、创业孵化、产业延伸、科技金融的合作与交流。
图为沪港科技创新对话现场(主办方提供)
张文宏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科学界早就注意到了气候变化给传染病带来的风险,但此前的量化研究比较少,如今已成为一个前沿热点问题。
“极地、温带和亚热带的冬天变得更暖和,一些地区的霜降期也变得更短,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蜱虫与蚊子等昆虫更容易过冬,它们的栖息地也出现扩张,一些古老的细菌、病毒可能会因此而释放,它们与哺乳动物之间的关系也出现改变,也更容易跳跃到更广区域的人类身上。此外,细菌耐药性的挑战也与日俱增,虽然科学家发现这和气候、环境改变有关,但还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张文宏教授指出,这需要借助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而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中心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李成教授与张文宏教授相识于几年前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当时我就对张教授仰慕已久,最近几年我们有很多交流。签约前一天,还一起参加了‘气候-海洋-健康跨学科’的圆桌讨论。期待我们合作的原创研究、实时监测系统、公共政策叙事将给全球健康发展带来增量。”
“‘气候-传染病’联合研究聚焦两座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涵盖的则是全球性命题。如何预防下一场全球大流行病,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其中,气候变化对于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具有重大的潜在影响。”李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随着气候的变化,动物和海洋生物的迁徙规律可能会出现改变,随之而来可能会导致病原体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同时,气温的变化可能还会导致更多的抗生素耐药细菌。
沪港两地签署的《关于合作开展气候变化与传染病联合研究的协议》,将积极探索气候变化与传染病的联合研究,对于全球传染病及大流行的预防和公共卫生政策的科学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在签署仪式前,4月26日,双方还在香港大学共同举办了“气候-海洋-健康跨学科联合研究(凝聚力)计划”圆桌对话会,邀请十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全球变暖与疾病流行”与“环境-海洋和人类健康”两大专题展开分享,为下一步联合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集思广益。
随着《关于合作开展气候变化与传染病联合研究的协议》的签署,双方将联合气候、海洋、传染病预防、公共卫生、公共政策等领域顶尖专家学者,推动原创研究、公共政策沟通和实时监测系统建设,以学术讨论、政策分析以及影响力传播等方式,促成跨学科、多维度、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公共福祉。
(内容综合自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观新闻、新民晚报、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